“孩子明显更自信了!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上课注意力更集中了,学习习惯也保持得很好!”开学已经一月有余,苏州不少职工家长惊喜地得到了学校老师的积极反馈。孩子们这些喜人的成长和变化,离不开苏州工会“娘家人”提供的职工子女暑期托管服务。
今年暑假,苏州各级工会积极创建的“职工亲子工作室”和广泛开展的职工子女暑期托管服务如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破解假期职工子女“看护难”的问题之余,又兼顾学生的兴趣开发和素质拓展,为苏州职工子女的假期生活增添了多彩乐趣。今年,该市各级工会联合团市委等部门开展暑托服务1684期,服务职工子女4.8万人,惠及职工9.6万人,投入资金970万元,让职工子女更好地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链接资源覆盖面更广
苏州市总工会联合团市委等部门下发《关于开展2024年度苏州市青少年暑托班的通知》,号召全市各级工会积极开展暑托服务,精准服务双职工家庭。暑托班鼓励广大用人单位创建职工亲子工作室,将托管服务开进科研院所、非公企业以及楼宇产业园、建筑工地等,尽最大可能服务更多职工家庭,力争形成多层级、多行业、广覆盖的格局,帮助职工解决后顾之忧。
此外,市总还联合市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关于推进苏州市用人单位职工子女爱心托管托育服务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全市用人单位积极开展爱心托管托育服务,覆盖面更广。
在苏州市总工会的统筹安排下,全市各级工会进一步聚焦重点群体,将托管服务资源向新业态劳动者子女以及重点项目一线职工子女倾斜,将各类托管服务与职工之家、女职工康乃馨服务站等工会服务阵地融合,引入社会组织、优质机构等,覆盖更多双职工家庭,让职工安心、放心。常熟市总工会专门建设“小袋鼠”新就业形态职工亲子工作室,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子女日间托管、健康科普、亲子活动等服务;中铁九局一公司工会连续6年开设“小候鸟”关爱计划暨暑期托管班,共有34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候鸟”和属地“留鸟”参与到暑期托管班中,开启了文化交流、家人团聚之旅。吴中经开区总工会组织职工子女前往吴文化博物馆,通过学习参观、手工艺制作,回顾辉煌灿烂的吴文化发展历程,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趣味活动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充实了他们的暑假生活,也传递了社会各界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爱。
暑托课程“工”范儿十足
“以前从来没有上过这样的课,亲手拼搭榫卯结构的时候觉得很有趣也很有难度。” 在中亿丰香山帮大师工作室内,青年设计师携手苏州“香山帮”代表性传承人顾阿虎,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非遗大师课——《古建传承》,让孩子们亲手感受古建筑的智慧与美丽,探索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的奥秘。
在苏州市总工会的推动下,各基层工会积极参与,暑期职工亲子工作室除开设美术、国学、书法、阅读、非遗等课程外,还发挥各个用人单位职业特色优势,把爱国主义教育、综合实践、兴趣拓展、劳动教育等融入职工亲子工作室。无论是体验苏州传统的非遗,还是特色“匠心”课程,缤纷的活动让孩子们的暑假充实而有趣。
中建四局“小匠”暑托班,通过参观牛奶工厂、有轨电车展览等户外研学活动,把拓展知识与培养兴趣有机结合,让孩子们了解感受父母作为城市建设者的辛勤付出;苏州九院的“小医生”在3D打印中心见证了科技与医疗的完美融合、在急救技能培训中心了解CPR的流程并亲手实践急救技能,以好奇的眼光探索医疗的奥秘,更加深刻体会到父母职业的艰辛与伟大;检察院暑托班上,“检宝”们了解爸爸妈妈在看似普通的工作日办理了哪些大案要案,为国家和社会做了哪些贡献……孩子们在学习特色课程的同时,充分了解父母工作内容,这既是对孩子最好的职业启蒙,也增进了亲子关系,让孩子更加理解、尊重父母的工作,同时也度过了一个独具“工”味的多彩假期。
持续探索擦亮服务品牌
苏州各地各级工会积极创建职工亲子工作室,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子女暑期托管服务,共有28家用人单位申报苏州工会职工亲子工作室,经现场逐一验收,21家用人单位成功获得苏州工会职工亲子工作室铭牌并获相应资金补贴。
同时,该市各级工会组织积极探索服务职工新模式,托管形式因地制宜、形式多样,不仅有购买社会服务举办,还有用人单位工会独立举办、区域性联合举办等,通过扩面、创新、增效,持续增强“职工亲子工作室”服务实效性。
今年是苏州市总工会创建苏州工会职工亲子工作室的第五个年头,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已经形成更精准的服务、更丰富的课程、更多元的模式。下一步,苏州工会将以用心用情的服务和争创一流的精神,竭诚服务职工群众,进一步积极回应职工难点和痛点问题,探索职工子女托管服务特色模式,进一步提升托管服务水平,努力把职工亲子工作室打造成职工满意、社会信任的工会工作品牌,让“小托管”托起职工“大幸福”。(文/江苏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