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期读书会《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4-03-28点 击 数:

“情绪本身没有对错。情绪化的症结不在于情绪本身,而在于情绪化的思考。”

323日,苏州市工人文化宫职工心理服务中心“幸福心理“读书会第十——《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圆满落幕,本次读书由张翔老师带领,全程分为5次。2.png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不仅阅读了文字,更深入地体验了情绪的起伏与和谐。情绪是什么?情绪从哪来?怎样调节我们的情绪?经过这几次的读书,每个人对于情绪都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我们的内心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只是有的时候,我们尚未将他们识别出来,就已经开始了自动化的反应,从而陷入情绪化的陷阱。在第一次读书会中,我们通过一系列互动游戏,如“你画我猜”,来加深对情绪的认知。

正如书中所述:“情绪没有对错之分,它们只是反映了我们内心的世界。”是的,情绪本身没有对错,它只是内心向我们发出的提醒。当情绪产生时,先一步发现它,才能避免陷入情绪化的陷阱。

什么样的人会情绪化?书中通过具体的例子,给出了三种解释:

1. 缺乏自我肯定

越是情绪化的人,越是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有的人以为这是自我肯定程度高的表现,其实不然。

情绪化类似于创伤后应急障碍,在安全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危险环境下的思维。我们在审视事物时,不由自主会带着自己的主观看法,或者我们是通过自身经历所建立的“数据库”来看待这个世界。当一个人的数据库包含了“人们总是看不起我”这个信息,在受到攻击时,就会第一想到这个,就越容易情绪化。

2. 角色期待

你之所以会对某人产生不满,是因为这个人没有达到你的期待,进而产生“情绪化思考“。

妻子对丈夫抱怨工作上的烦恼,丈夫就“应该”安慰;朋友开始倾诉自己的烦恼时,倾听者就“应该”一起出出主意……我们总是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对方“应该”怎么样,但对于信息“弦外之音”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我不用说,对方应该知道”这样的想法会给人际关系带来不必要的阻碍。

3. 受害者心态

荣逸情绪化的人,通常会有“受害者心态”,认为只有自己吃亏——但很多时候,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想法并不相同,你在认为自己“被迫吃亏”的同时,另一方可能只觉得这是“小题大做”。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作者提供了一个小技巧,就是把责备的口吻变成请求。

另一方在接收到这个信息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改变。如果他改了一阵子,又回到原来的行为了,那是因为他从小养成了习惯,你得不断地提醒他,他慢慢地就会有改变。而且改变一次,你的心情不就好一次吗?心情好一次,你就少了一次积累情绪的立场,就不会越想越气。

在书中,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些避免情绪激动的小方法:

① 掌控自己的身体状态,当思维的控制力下降时自己要有所察觉。

② 转换视角看问题,避免陷入“为什么总是我”的“受害人心态”。

③ 通过写“好友笔记”的方式提升自我肯定程度。

(步骤1: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情绪,步骤2:写下自己好友可能会说的话,培养记录情绪→模仿好友安慰自己的习惯,重视“初始情绪”)

④ 放下“应该”,为“希望”而生活

⑤ 远离让人情绪化的现场,某些时候走为上策

⑥ “我”出发看问题,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要对自己的领域负责

⑦ 找到“自动开关”关闭“心灵百叶窗”

小伙伴们在生活中对此学以致用,都获得了不错的反馈。或许情绪的改变与控制,正是从这些点滴开始。

情绪管理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本次读书的旅程就到这里结束了,但改变的种子正悄悄萌芽。

最后大家一一抽取属于自己的幸运饼干。这同时也是一份对未来的美好住祝愿,希望大家都能从情绪中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新的读书会《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正在招募,期待更多的朋友能加入我们。

动态新闻

文体活动

工会信息

八面来风

活动阵地

关于我们